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学生天地 > 学生风采 > 正文

学生风采

    【三下乡】铭记奋斗历程 担当历史使命
    点击量:

    导语

  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强调“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、远观未来,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、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,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、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、开创美好未来7月14日,“薪火相传”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前往北伐战争纪念馆,一同深入了解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,回顾革命先烈们的奋斗历程,感受伟大的革命精神。

     

    北伐战争纪念馆

    北伐战争纪念馆于2008年10月动工兴建,2010年7月1日建成开放,该纪念馆是广东首座北伐战争纪念馆。韶关市在美国以及我国香港、中山、珠海、广州、梅州等地区调查征集了大量文物,馆内共征集到有关孙中山先生及北伐战争时期的文物实物81件(含复制品32件),图片410幅。

             

    (北伐战争纪念馆的入口处牌坊的局部照片)

    清风徐来,太阳高照,“薪火相传”实践队队员早起乘车前往北伐战争纪念馆,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“北伐战争纪念馆”,在走廊尽头拐弯,进入展览厅,抬头便看见“北伐 韶关出师”。

     

    (北伐战争纪念馆)

    韶关自古被称为“据五岭之口,当百粤之冲。”其位于粤、赣、湘三省交界的独特地理位置,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孙中山先生曾于1922年、1924年两次亲临韶关督师北伐,讨伐北洋军阀及其傀儡。孙中山先生在1922年春将韶关设为北伐大本营,故韶关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。

     

    (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东曲江县农民协会会员证章)

     

    (北伐战争纪念馆部分展示“督师桂林”) 

    (北伐战争纪念馆部分展示“移师韶关”)

     

    (北伐战争纪念馆部分展示“韶州风景图”)

     

    1922年7—8月北伐军与叛军激战韶关经过)

    在展览区,“薪火相传”社会实践队走近韶关当地的特色红色文化,感受韶关的文化魅力,回顾北伐战争的历史历程,重温革命先烈走过的争取民族独立、民族解放的道路。

    看着一张张黑白的相片,我们感受到了时代的日新月异、祖国的日益强盛,以及如今盛世的来之不易。伟大的民族在变化中壮大,富强的邦国在变化中强盛。历尽磨难和无数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斗,才换来如今的繁荣景象。看到一幅幅新旧对比图,想起这些天由于开展的活动而去过的不同实践地,看见不同的发展变化,回想起采访经历,实践队队员感受颇多,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,以及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与责任。

     

    (队员们在讨论北伐战争的有关历史)

     

    (队员们在讨论北伐战争的有关历史“以俄为师”)

     

    (队员们在讨论北伐战争的有关历史“黄埔军校”)

     

    (队员们在讨论北伐战争的有关历史“国民党一大”)

     

    (队员们在讨论北伐战争的有关历史“北伐战争中的共产党人”)

     

    (队员们在浏览与北伐战争有关的历史)

     

    (队员在浏览与北伐战争有关的历史)

    百年征程,高扬永不褪色的信仰旗帜;接续传承,坚定矢志不渝的前行方向。我们只有深刻地了解过去,回顾革命先烈们的奋斗历程,坚定自己的前景方向,认真学习,牢记历史,才能在新时代中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,明确自己前进的道路。通过本次的北伐战争纪念馆的参观,我们团队对北伐战争的起因、发展历程以及历史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,只有学习历史、铭记历史,我们才能坚守初心,勇担使命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!

     

    (实践队全体成员在北伐战争纪念馆牌坊前合照)

    总结

   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,眺望前方的奋进路,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、总结好,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、发扬好,铭记奋斗历程,担当历史使命,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

    ——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6月18日

    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时强调


     

     

    薪火相传社会实践队 供稿

    /杨晓欧

    /薪火相传社会实践队

    审校|李岚 杨紫博

    责编|郑思思